木工刀具网

 找回密码
 注册
互动
互动
技术
技术
相关
相关
展示
展示
查看: 68|回复: 0

[家具结构] 中国传统榫卯结构在现代家具中的创新应用研究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9-12-20 09:41
  •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23-3-4 07:33: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0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中国传统榫卯结构在现代家具中的创新应用研究
    梁梦娇1,刘岩松2,耿晓杰1 Liang Mengjiao1 & Liu Yansong2 & Geng Xiaojie1
    (1.北京林业大学材料学院,北京 100083;2.京作榫卯艺术馆,北京 100022)
    摘 要:为了挖掘和弘扬中国传统榫卯结构中展现的设计美学和人文思想,探索榫卯结构在现代家具中的应用设计思路。本文对中国传统家具中榫卯结构的自然性、科学性、装饰性以及哲学性进行了分析,从中探求古人的造物观、审美观、人生观和世界观,按榫卯结构在传统家具中的构造作用将其分为面与面、线与面、线与线、线与点的接合。据此提出榫卯结构在现代家具中的创新可以从三个方向入手:榫卯结构功能化、榫卯结构可视化、榫卯结构模块化,取其“形”、用其“意”,使其科学性、文化性得以传承和发展,最后结合笔者的设计方案以示说明。
    关键词:传统榫卯结构;现代家具;设计应用

    [size=1em]榫卯结构是一种将两个或多个单元构件以穿插咬合的方式组合成一个整体的结构形式,构件凸出的部分叫榫头,凹进去的部分叫榫槽或榫眼[1]。中国传统家具的榫卯结构是由建筑上的榫卯演变而来的,是中国传统家具的精髓所在,转折之际,凹凸之巧,凝聚着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的精萃,折射出古代先贤的造物观、审美观、人生观和世界观。随着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可,中国传统榫卯结构也正逐步走入现代家具设计中。

    1 中国传统家具中的榫卯之美1.1 自然性

    [size=1em]榫卯结构具象表现为凹凸交合,抽象可表现为阴阳调和,均体现了其自然性。自然界中,树与大地凹凸接合,大地对树根无限包容,才使得树木稳定而立;人体骨骼也是一凸一凹的组合形式,关节间完美契合,才使得人体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自由活动[2]。中国传统家具中的榫卯连接机制,也是“卯”容纳“榫”,严密扣合,间不容发,才能使得各构件连接牢固,家具获得稳定性。在宇宙中,万物的化生源于阴阳之间的相互作用,如天之阳气下降,地之阴气上升,阴阳二气交感,形成雨雾雷电、阳光空气;阴阳相对,却又相互依存,如热为阳,冷为阴,没有冷便无所谓热。榫卯结构的组合与自然界事物的形成规律相似,榫为阳,卯为阴,两者相互作用,才有完整的家具,在榫卯构造中,榫依存于卯,卯依存于榫,具有统一、对立、互化的特点。因此,榫卯结构凹凸交合的组合形式究其根本,应来源于自然。

    1.2 科学性

    [size=1em]榫卯结构最大的魅力就在于它的科学性。木材顺纹理方向出榫头,横纹理方向出榫眼,两厢扣合,不用一钉一铆就能将不同的部件接合在一起。以夹头榫为例,其做法一般是腿足中间留槽口嵌夹牙条,牙条开槽嵌夹腿足,两者紧密扣合,限制腿足扭动,腿足顶端出榫头,插入案面底部的榫眼,限制案面的移动,这样的结构使得案面承受的力均衡的传递到四个腿足上,且承重越大,牙板和腿足扣合得越紧密,形成稳固合理的结构。再如燕尾榫、龙凤榫等利用梯形中心的向心力和摩擦力,使两个构件紧密接合。基于这些力学原理和材料要求,精确设置榫、卯的宽厚、长短比例,使构件之间达成一种平衡稳定的关系,展现出结构美学[3-4]。

    1.3 装饰性

    [size=1em]榫卯结构是一种通过改变材料局部形态,将连接部位隐藏在家具内部的构造形式,这增强了家具外观的完整性、和谐性。如齐牙条结构的运用使得腿足的兽纹不受到破坏;利用闷榫、挖烟袋锅榫、粽角榫等结构,使其交角部位的横竖纹衔接更加流畅;插肩榫、夹头榫使各个构件层层错落,其轮廓清晰可见,增强了家具的韵律感,极具装饰性;榫卯拍合后留下的交合线在一定程度上也起到了美化和装饰作用,各式榫卯结构与主体框架浑然一体,给人以连贯顺畅、完整和谐的审美感受。

    1.4 哲学性

    [size=1em]榫卯结构是工匠们取材于自然,遵循木材自身特性,依据需求进行设计的,经过不断演变,将人工痕迹淡化,使得天工与人造浑然一体,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造物观[5-6]。榫卯结构一凹一凸,一虚一实,相生相克,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虚实结合”“刚柔并济”的审美观不谋而合,而榫卯结构接合部分隐于内部,也呈现出“大美无形、万象归一”的审美观。榫卯结构力求达到相互平衡、调和的状态,流露出古人“与己和、与人和、与天地和”的人生观。榫卯结构的部件在安装时必须按一定顺序来进行,从局部到整体,从无到有,从简到难,表达了古人对世界秩序、处事准则的追求,展示出古人中庸有序的世界观[7]。

    2 中国传统家具中榫卯结构的应用分类

    [size=1em]随着家具形制和家具种类的变化,榫卯结构在外形以及结构方面也随之改变。传统榫卯结构按构造形式可分为以下四类:

    2.1 面与面的接合

    [size=1em]即家具中平面板材的接合。龙凤榫、穿带榫、走马销、银锭榫可使面板拼合、增宽。面板与面板的角接合主要用到三种结构:闷角榫(全隐燕尾榫)、半隐燕尾榫、燕尾榫。抽屉、柜体常用到燕尾榫结构,具有坚固、美观、耐用的特点。

    2.2 线与面的接合

    [size=1em]即边框与桌面、案面的接合、腿足与椅面的接合、腿足、牙条与面板的接合。格角榫用于方形面板与边的交接构合中,圆形面板与边的接合采用四周循环单榫,如暗夹皮榫。腿足贯穿椅面时,京作家具通常选用一木连做的结构。桌、凳有无束腰使得腿足、牙条与面板之间的榫卯结构不同:无束腰结构的家具中,腿足使用简单的柱头长短榫与面板结合,牙条嵌入腿部榫槽中。有束腰结构的家具中,三者接合使用的是抱肩榫,对于腿足部分有兽面纹饰雕刻的有束腰家具,常将牙条做成齐头,即齐牙条结构,避免使用抱肩榫出现斜切破坏兽面的完整形象。当桌沿与腿足外侧齐平时,使用四面平榫、粽角榫结构,其中四面平榫常用于条几、画桌等家具,粽角榫还可用于柜类家具。案形结构的家具多采用夹头榫、插肩榫结构。

    953586ecbc4b51048aed2f8cc0325703.jpg
    [size=0.8em]图11 木材与树脂接合的榫卯结构

    4915a28b330b0e8376890a4427420723.jpg
    [size=0.8em]图12 吧椅

    2.3 线与线的接合

    [size=1em]即直材、弯材的接合。直材、弯材接合是中国古典家具中最基础、最常见、应用最多的接合方式。弯材接合用到的榫卯结构只有楔钉榫,常见于圈椅和交椅的椅圈、香几和圆杌凳的托泥及边框,其中尤以圈椅及交椅的楔钉榫最为常见。直材接合相较弯材接合更为普遍,涉及到桌案、柜架的枨子腿足接合、衣架及四出头官帽椅的搭脑、扶手、腿足的接合、杌凳横枨、椅子管脚枨、凳椅腿足接合、床围子、桌几花牙子的横竖材攒接等等,依照其接合情况可分为三类:丁字接合——格肩榫、齐肩榫、裹腿枨、管脚枨赶枨(步步高)、交叉接合——两枨、三枨交叉结构、交角接合——闷榫、攒接卍字榫、挖烟袋锅榫、揣揣榫[8]。

    2.4 线与点的接合

    [size=1em]即腿部与霸王枨、角牙、托泥等部位结合。腿足与面板上的穿带之间增加了霸王枨,霸王枨与腿足通过钩挂垫榫连接,霸王枨与穿带之间则是通过销钉连接。角牙一般位于横竖材的交接处,与腿部之间采用三种结构连接:打槽、栽榫、留榫。腿足与托泥之间则可采用嵌夹榫、楔钉榫、齐肩榫结构,其中齐肩榫则常用于条案的腿足与直托子的接合[9]。中国传统家具中的榫卯结构有上百种,并非所有的榫卯结构都适合在现代家具中应用,设计师应保持客观的立场,正确认识其在现代家具中所具有的优势与不足,选用合适的榫卯结构,合理的创新方法,最大限度地展现其文化内涵和结构美学。

    3 中国传统家具榫卯结构在现代家具中的创新应用路径3.1 榫卯结构功能化

    [size=1em]榫卯结构功能化在此指以下两种情况:一是指单独提取部分构件,保留榫卯结构的形式美感,结合现代人的审美,将其形态进行再设计,并使其具有储存、支承等家具功能。如图1所示,Carol Catalano设计的Capelli 坐凳,由两个类似于燕尾榫的构件以穿插形式组成,其榫头部分形成凳面,承重越大,咬合越紧密,凳子越稳固。二是指改良榫卯结构,丰富家具自身功能[10]。如图2所示,Alexandre Chary设计的多功能坐凳,通过楔钉榫将木制凳面和底座接合,坐凳中轴设有推拉系统,凳面可灵活拆装、更换,内部空间可作储物使用,此处的榫卯结构,使座椅增加了储物功能。此类方法增强了家具的故事性和文化性[11],使用者可以直观地了解到中国传统家具的构件之间的精妙接合。

    84a2b23e63eb732e5cd4e881526758db.jpg
    [size=0.8em]图1 Capelli 坐凳

    eea848079af0ef58c6d82bec6695b781.jpg
    [size=0.8em]图2 多功能坐凳

    3.2 榫卯结构可视化

    [size=1em]在传统家具的使用过程中要想欣赏到榫卯结构并不容易,它一般隐藏于家具内部,是一种理性的、内在的神秘而抽象的符号。因此将榫卯结构可视化,使用者可以直接看到隐藏于内部的榫卯结构。笔者以为可通过下列三种方法进行榫卯结构可视化设计:

    [size=1em]一是木材与树脂、玻璃等透明材料相接合,通过透明材料可以清楚地看到榫卯结构。此类方法是对传统榫卯结构的直接利用,无需对其进行再设计,较为复杂的榫卯结构的运用适合采用此种方法,如粽角榫等。

    [size=1em]二是使用明榫结构。许多榫卯结构本身造型就极具特色,如图3所示,燕尾形榫头造型美观,结构设计巧妙,兼具观赏性与实用性。在原来的榫卯结构基础上,改变榫槽、榫头的形态、颜色和材质,强调连接细节,也可使其成为一种装饰[12-13]。如图4所示,Børge Mogensen设计的狩猎椅,其横枨与腿部连接使用明榫结构,两种材质色差形成强烈对比,靠背、腿部插入扶手的榫槽中以实现连接,极具观赏性。

    500680e207a4671d01ec922b7bf80a15.jpg
    [size=0.8em]图3 燕尾榫柜子

    37cc2c62edc875c3ab6d6e8dc7f0af56.jpg
    [size=0.8em]图4 狩猎椅

    [size=1em]三是榫卯相交轮廓线可视化。对相交轮廓线进行再设计,成为一种家具装饰线条,可增强榫卯结构的表现力,彰显简约朴实的家具美学。如图5所示,Hans J. Wegner的“椅”,榫卯插接形成对称的锯齿状纹路,成为整把椅子唯一的装饰[14]。

    3cfef2d73be57227553d4b0a4cf23255.jpg
    [size=0.8em]图5 椅

    3.3 榫卯结构模块化

    [size=1em]利用榫卯结构进行可拆卸的模块化设计。将每个模块连接部分设置为标准的、造型简单的榫卯结构,可实现不同构件之间的组合和替换,便于大规模生产和平板化包装[15-16]。在这种连接方式下,构件可由使用者自由拼装。如图6所示,PIY的CELL层架系统,仅有16个零件,通过圆榫就能实现不同的方案,实现从一个小花几到一座建筑的自由变化,富有趣味性。若每个模块都留有榫眼和榫头,也可实现家具的无限延伸[17],未进行拼合的榫卯部位则可作为一种装饰。如图7所示,置物架的每个框架都等距开槽,可两两穿插,随意组合,可以向置物架上添加不同尺寸的框架,极大的丰富了产品的形式感。家具本身也可作为一种模块,利用榫卯结构“互生互补”的概念,通过穿插的方式接合,便于收纳整理[18]。

    d444ba27ffd890ced582fa5bbf5fc2ec.jpg
    [size=0.8em]图6 CELL层架系统

    486f73b5734328989a991246bf5f2f0a.jpg
    [size=0.8em]图7 模块化置物架

    3.4 设计实践

    [size=1em]以下为笔者依据上述三个路径进行的一系列设计实践。图8-图9为榫卯结构功能化应用设计,图10-图13为榫卯结构可视化应用设计,图14-图15为榫卯结构模块化应用设计。

    d74c798bb77a2a5436075d39d29a7a26.jpg
    [size=0.8em]图8 直材交叉榫卯结构与沙发

    2a85a10e4f85deae6bd2e8948b20aff8.jpg
    [size=0.8em]图9 可滑动的龙凤榫结构

    363b8077b8021bca98f7b4b82916776a.jpg
    [size=0.8em]图10 木材与玻璃接合的榫卯结构

    4f3ed233630734cf715c6b9e4ee8fed3.jpg
    [size=0.8em]图13 床头柜

    326b3618434af54eb165dc12f33a61ef.jpg
    [size=0.8em]图14 走马销与模块化沙发

    fd6f0df9674d6171c43666f09364d842.jpg
    [size=0.8em]图15 边几与边柜

    4 结语

    [size=1em]中国传统榫卯结构所展现的审美功能、结构功能,依然适用于现代家具,它拥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可以持续为我们所用[18]。但是传统榫卯结构大多较为复杂,难以机械化生产,材质方面局限于木材,导致榫卯结构应用少,大众了解较少,传统榫卯工艺面临失传。因此,设计师需做到在传承传统榫卯工艺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科学技术,满足智能化、定制化的生产需求,使榫卯结构广泛应用到现代家具设计中,从而使榫卯文化得到普及和弘扬[19]。设计家具时不应单纯为了应用某种榫卯结构,需先根据家具形制、加工难易程度,确定榫卯类型,再依据该榫卯的特点,选用合理的创新方法,保证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家具整体的统一性与和谐性[21],突出榫卯结构严谨精致、纹理流畅的美感,体现出榫卯结构独特的哲学内涵和文化特色。

    [size=1em]参考文献:

    [size=1em][1]杨耀.明式家具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size=1em][2]种桂友,刘岩松,榫卯[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7.

    [size=1em][3]王世襄.明式家具研究[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1.

    [size=1em][4]胡德生.明式家具的科学性[J].故宫博物院院刊,1993(02):45-54.

    [size=1em][5]陈博通.论现代"新中式"家具在明代家具上的借鉴与创新[J].艺术与设计(理论),2020,2(10):95-97.

    [size=1em][6]冯雨.中国传统家具文化的十个特征[J].家具与室内装饰,2020(05):32-33.

    [size=1em][7]管悦.秦汉几案类家具的“形”与“礼”[J].装饰,2020(02):126-127.

    [size=1em][8]杨爱慧,王秋惠.从形态角度看明式家具榫卯结构艺术[J].装饰,2013(07):141-142.

    [size=1em][9]张雷,杨小婧.木结构榫卯技术刍议[J].新美术,2018,39(11):67-72.

    [size=1em][10]俞凯.中国传统明式家具的现代转译探索与研究[J].包装工程,2020,41(24):150-161.

    [size=1em][11]汪婷,陈姝颖,林紫芳,等.楔钉榫在首饰设计上的体验与运用研究[J].家具与室内装饰,2020(01):52-53.

    [size=1em][12]王洁.榫卯结构的创新性研究[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18(05):165-168.

    [size=1em][13]李聪,李伟丽.基于榫卯结构的儿童木制玩具设计[J].设计,2021,34(08):138-141.

    [size=1em][14]朱婕,尼古拉·德·吉尔.从“构造”角度解读北欧家具设计[J].装饰,2020(01):46-57.

    [size=1em][15]李爽,徐伟.可拆装椅凳类家具设计与应用研究[J].家具与室内装饰,2020(10):80-81.

    [size=1em][16]易艳,程鲲.基于榫卯的模块化建构玩具设计研究[J].设计,2020,33(23): 135-137.

    [size=1em][17]张婉玉,刘梦倩.用户延续性设计理念下的拼装产品研究[J],包装工程,2020,41(14):174-180.

    [size=1em][18]王祥,唐敏.榫卯结构在现代家居产品中的创新策略研究[J].品牌研究,2020(03):39-41.

    [size=1em][19]谢蓝.传统榫卯工艺在现代家具设计中的实践应用[J].福建茶叶,2020,42(02):156.

    [size=1em][20]戴璐,肖浩楠.典型直榫梁柱节点在现代木结构中的应用研究[J].林产工业,2020,57(01):29-36.

    [size=1em][21]刘佳慧,宋莎莎.榫卯结构在木构建筑中的传承与发展[J].林产工业,2019,56(03):54-59.


    [size=1.8em]Research on the Innovative Applicatio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Mortise and Tenon Joint in Modern Furniture

    [size=1em]Abstract: In order to excavate and value the design aesthetics and humanistic thoughts displayed in Chinese traditional mortise and tenon joint, the application-oriented design idea of mortise and tenon joint in modern furniture has been explored.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nature, science, decoration and philosophy of mortise and tenon joint in Chinese traditional furniture, and explores the ancients’ creation values, aesthetic values, outlook on life and the entire world. According to the structure of mortise and tenon joint in the traditional furniture, it is divided into the joint between surface and surface, line and surface, line and line, and line and point. In this regard, this paper proposes that the innovative application of mortise and tenon joint in modern furniture can include three aspects: functionalization of mortise and tenon joint, visualization of mortise and tenon joint, and modularization of mortise and tenon joint, which contribute to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its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nature by virtue of its “shape” and “meaning”. In the last part of this paper, the author provides his design for further illustration.

    [size=1em]Key words: Traditional mortise and tenon joint; Modern furniture; Design and application


    [size=1em]DOI: 10.16771/j.cn43-1247/ts.2021.11.004

    [size=1em]中图分类号:TS664.1

    [size=1em]文献标识码:A

    [size=1em]文章编号:1006-8260(2021)11-0014-04

    [size=1em]基金项目: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共建项目

    [size=1em]作者简介:梁梦娇(1998-),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家具设计与制造,E-mail:1293452653@qq.com

    [size=1em]通讯作者:耿晓杰(1974-),女,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国传统家具,E-mail:512985660@qq.com

    [size=1em]引文格式:梁梦娇,刘岩松,耿晓杰.中国传统榫卯结构在现代家具中的创新应用研究[J].家具与室内装饰,2021,(11):14-17.

    [size=1em]Liang Mengjiao , Liu Yansong , Geng Xiaojie . Research on the Innovative Applicatio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Mortise and Tenon Joint in Modern Furniture[J].Furniture & Interior Design , 2021,(11):14-17.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木工刀具论坛·免责声明

    本站提供网上自由讨论使用,所有个人言论并不代表本站立场,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不会对其內容负任何责任。
    木工刀具网是非营利性交流网站,旨在进行个人学习和交流。本站内容均经过严格审查筛选,网站部分文章和资料均从网上搜集整理,由热心网友自由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只做为交流学习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法律后果自负。如您发现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相关內容,请立即联系我们,我们立刻从网站上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 Email:yygyfnn@163.com 微信:157561175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点击这

里给我发消息

    QQ|手机版|Archiver|家具木工机械刀具 ( 湘ICP备17003003号 )|网站地图公网安备 33011802001189号

    GMT+8, 2023-3-21 00:23 , Processed in 1.139648 second(s), 10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